第一章 行業概況互聯網數據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是一種大型數據存儲和處理設施,用于存儲、處理、管理和分發互聯網相關數據和應用。IDC通常由一系列網絡設備、服務器、存儲設備、備份設備、安全設備、制冷設備、供電設備等構成。它們通常由大型互聯網公司、電信運營商、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政府機構等來運營和管理。
IDC的主要功能包括:
IDC在現代互聯網應用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許多在線服務和應用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
2021上半年中國邊緣計算整體市場高速增長84.6%,預計到2025年中國市場將增長至74億美元,全球市場將增長至347億美元,全球邊緣計算服務器市場需求爆發式增長。浪潮邊緣計算服務器以49.4%蟬聯市場第一,份額進一步擴大。
數字化業務、IoT和人工智能場景對算力的要求呈現多元化趨勢,在物聯網與AI的推動下,算力需求不僅僅集中在云端數據中心,也正在向邊緣數據中心和邊緣計算單元延伸,與此同時,多樣性的邊緣計算場景,也在進一步反哺云計算的應用發展。
數據中心產業鏈中,上游為基礎設施主要包括IT設備、非IT設備、軟件及建設工程;中游為數據中心運營服務商;下游為應用行業,主要包括互聯網行業、金融業、軟件業及制造業等。
依據此,我們可以對IDC綜合產業鏈進行進一步精簡和流程分析。通過進一步的全產業鏈分析,我們發現數據是IDC綜合產業鏈的核心。工業產品和生產經營活動全生命周期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共享、應用、服務增值等正呈現日新月異的勃勃生機,催生了一系列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變革。
同樣也正是有了IDC綜合的全要素、全產業鏈接,數據從而能夠發揮出在內部優化和全行業全局優化之間的作用,從而更好地解決行業信息孤島問題:
IDC的上游為基建和綜合設備提供商,主要生產數據中心機房內的各種設備、服務器等;按照設備類型劃分,發電機、電力設備、UPS電源、配電柜、冷卻系統為主要成本開支項。
IDC配電系統:UPS電源
目前我國UPS市場仍主要由國外廠商主導,在數字流量和國產替代加快利好下,華為、科華數據、科士達等國內領先UPS提供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和發展前景。
IDC冷卻系統:數據中心降溫器
IDC冷卻系統為數據中心“降溫器”,是降低PUE的關鍵,提高制冷系統效能為改造升級關鍵。新型的冷卻系統能夠明顯的降低數據中心PUE指標,在綠色數據中心升級背景下,新型間接冷卻蒸發系統替代傳統冷卻系統有較大的空間。冷卻系統頭部供應商包括維諦/佳力圖/艾特網能/依米康/華為/英維克等,國產設備在傳統冷卻系統升級改造和國產替代背景下仍有廣闊增長空間。
IDC機柜:承載IDC數據設備、供電制冷
機柜是數據中心機房的網絡設備、服務器等設備的載體。隨著IDC需求增長,IDC機柜的需求預期穩健增長。根據工信部統計,預計到2025年,中國IDC新增機柜需求達到每年75萬臺。
光模塊:數據中心“流量”產生的基礎
光模塊是實現光電信號轉換、數據傳送的元器件,光模塊連接光纖光纜實現數據的長短距離傳送。常見應用于IDC的光模塊速率為100G/200G/400Gbps。波長支持850nm、1310nm等,2021年一季度開始,400G光模塊需求開始增加,未來會逐步過渡到800G為主流。
Yole最新研究預測,2019年至2025年,全球光模塊市場將以15%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發展。目前高端光模塊被Finisar牢牢把控,中低端光模塊國內市場中際旭創占比較高,國內廠商亦在持續開拓海外市場未來幾年中,隨著國內光芯片逐漸代替國外光芯片,光模塊廠商的成本會有所下降。結合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需求持續擴張,預計廠商將會有較大的利潤提升空間。
IDC交換機:信號轉發的網絡設備
交換機是一種用于信號轉發的網絡設備。國內以太網交換機市場規模穩定增長,我國以太網交換機市場規模約為41.1億美元。 國內交換機市場份額相對集中,華為、新華三占比較高。
服務器:我國服務器出貨量規模整體穩中有升
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服務器出貨量, 浪潮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及中國服務器市場數據。第三季度全球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為330.5萬臺,同比增長20.7%;銷售額為272.1億美元,同比增長29.3%。中國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為89.7萬臺,同比增長20.1%;銷售額為65.1億美元,同比增長34.2%。
服務器一般由客戶采購,IDC機房內放置的服務器一般由客戶進行采購,是客戶進行計算、存儲等的基礎,服務器的支出成本通常隸屬于客戶資本開支的一部分。
IDC服務器芯片:CPU芯片
服務器CPU芯片是服務器核心部件。服務器芯片行業壁壘極高,國內外只有少數幾家企業能夠穩定提供產品。國外代表廠商有Intel、AMD、IBM、ARM。國內方面最活躍的有MIPS架構的龍芯,Alpha 架構的申威,ARM架構的飛騰,海思,華芯通。
IDC服務器芯片:GPU芯片
除普通的運算任務外,服務器有時也會處理圖像相關的任務,這些運算一般通過服務器GPU芯片來完成。國產GPU的廠商屈指可數,有景嘉微、長沙韶光等企業。
IDC中游為“IDC綜合”提供方,主要包括運營商、專業的第三方IDC廠商,以及傳統企業轉型做IDC的服務方比如杭鋼等。
目前第三方IDC廠商服務模式主要可以分為零售、批發、訂制、基地、以及和運營商合作開發幾種。批發型數據中心快速增長,部分IDC廠商轉向批發+零售雙輪驅動。
目前,中國IDC市場份額仍然以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為主,雖然運營商掌握帶寬資源,但資本開支預算相對缺乏靈活性,可以和第三方IDC廠商合作共同開發建設。所以,受國內政策利好影響,第三方運營商發展迅猛,龍頭運營商市場占有率逐漸增加。
IDC下游為應用部分,在疫情催化下,政企部門的IT架構加速重構,帶來千億的增量市場空間,近3年為建設的高峰期,在企業IT架構升級的驅動下,帶來IDC行業的潛在增長空間。國內公有云目前仍然處于導入期,預計2023年總規模將超過2300億元,對應年均復核增速35%
第二章 商業模式和技術發展
2.1 IDC綜合產業商業模式
在傳統的分產業模式研究中,科技均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但是多沒有實現互聯和作用。IDC綜合的核心是要連接各種需要監控的設備和產品,包括放置在工廠和各種使用現場的固定或移動設備,以及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實現過程追溯、設備狀態的遠程監控、故障預警等,在此基礎上實現智能工廠和智能服務。
由于疫情的影響,催生出眾多的新型場景,以及“宅經濟”、“非接觸經濟”、云學習、云辦公等新業態,推動行業從傳統的商品貿易向基于互聯網的服務貿易全面升級,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新產業。這些發展變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數據為載體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承載未來經濟發展新周期的運營基礎,而IDC作為重要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將為各大新興產業提供動力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基建政策順勢落地,REITs試點逐步推進,從根本上解決了IDC發展當中的建設和融資問題。
據中國IDC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已達3012.7億元,同比增長34.57%。未來,受益于中國5G技術的日益成熟與商用普及、互聯網行業的持續高速發展等因素,國內IDC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將接近30%。
IDC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其上游主要是IDC的硬件供應商,也即基礎設施服務商,包括服務器,交換機,柴發等為主的IT設備供應商、電源系統供應集成商、以及土地、制冷和寬帶服務商等。目前的主要公司包括華為,思科,浪潮,戴爾,曙光,施耐德,臺達以及中興等。
IDC產業鏈下游為最終的目標客戶。當下,任何行業,只要是需要計算,則必然仰賴于數據中心。隨著全球5G商業化進程加速,各行各業的流量增長勢不可擋,因此最終用戶包括所有需要將內容存儲/運行在IDC機房托管服務器的云計算企業、互聯網企業、金融機構等。據上市公司萬國數據的年報信息中顯示,在下游客戶結構中,以阿里云、騰訊云為代表的云計算企業占據了極大的份額。因此,未來的云計算產業將對IDC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事實上,在最近20年的時間里,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數據交互呈現出了幾何性增長態勢。IDC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特別是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刺激了很多下游行業對于數據處理和交互的需求,推動了IDC行業的發展。
這些場景下的應用需求直接帶動了云平臺公司業務的增長,騰訊和阿里甚至不得不在年初的時候增補百萬臺服務器的算力,而這些云平臺公司業務的增長都將沿著需求鏈條帶動IDC產業市場規模的提升。除此之外還加速了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導致很多中大型企業的IT建設進一步加速,也將增加對IDC行業的更多需求。
從行業供給端來看,牌照許可、電力供應、網絡環境、能耗指標、建設周期等一直是數據中心發展的供給限制因素,這些限制因素使得IDC行業的供需錯配始終存在,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IDC市場,由于需求持續走高,但能耗限制政策始終沒有放松,在一定空間及時間內供需錯配難以彌合,其投資價值將十分巨大。
2.2 商業模式分析
基于中國經濟面臨的嚴峻形勢,推動以5G網絡、數據中心、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投資正是促進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最優選擇。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作為一種直接融資工具,非常適合應用于在新基建中有較強不動產屬性的資產類型。
在國內IDC鏈條參與者中,信托公司相比于國內銀行、租賃公司及成熟的外資基金而言募集的資金期限較短,一般以1-3年為主,且信托客戶往往對中短期的“剛性兌付”金融產品較為依賴。而IDC項目的投資具有資金投入大、投資建設周期長等特征,因此如何將信托資金與IDC資產相匹配與適應成為信托公司參與IDC產業鏈投資需要考慮的首要目標。
一方面,信托公司可以利用中短期資金,通過為IDC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的方式參與IDC企業前期基礎設施建設,解決IDC企業融資問題;另一方面,信托公司需要瞄準長期資金,與銀行、保險、政府基金以及對IDC產業鏈有濃厚興趣的地產、鋼鐵企業深度合作,挖掘優質的IDC項目資源,開展聯合并購等股權投資,引導機構資金長期深耕IDC并持有資產,利用各自的資源整合優勢陪伴企業成長。
信托公司在開展IDC產業投融資業務時應該致力于確認滿足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風控選擇標準的潛在項目,選擇符合IDC項目準入標準、地理區位價值更高、后期運營服務能力更強的資產。
在IDC項目準入方面,根據《電信條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及《電信目錄》的相關規定,運營商需要取得載明業務種類為IDC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方可從事IDC業務,因此要重視對于交易對手資質的審查。除此之外,IDC項目作為高能耗產業,所引發的環境保護問題也成為IDC產業投資的重要參考指標。目前北京、上海、廣東等IDC集中地區均已對新建IDC的PUE指標(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電源使用效率)作出限制要求,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出臺政策,要求新建IDC的PUE指標需保持在1.4以下,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項目,依法負責項目審批或者核準的機關不得批準或者核準建設。
除此之外,信托公司在融資貸款類信托業務持續被壓縮的背景下,通過股權的形式持有IDC項目,并通過優秀的運營團隊管理來實現資產的增值成為參與IDC產業鏈的首選方式。因此,運營團隊的能力也是信托公司投資IDC項目所關注的長期價值點。IDC項目并不是簡單的基建投資,團隊的能動性至關重要。就如同商業地產項目一樣,優秀服務商在項目資源獲取、運營能力、渠道拓展能力、銷售能力方面的優勢,都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圖 金融模式和產業經濟
國內IDC投資機構通常與上市公司聯合,通過被上市公司收購自持或與金融產品結合等方式實現投資退出。項目的退出途徑較為單一,市場流動性較差,大量IDC資產仍持有在機構投資人手中。參照海外成熟市場,IDC廠商擁有大量數據中心資產,也需要大量資金進行IDC資源自建與收購,往往通過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架構完成IDC項目退出,并借以實現資產流動性改善、有效稅率降低、估值水平提升等目的。
美國6只純數據中心REITs中,有兩家公司市值超過400億美元,即在美股上市的兩大數據中心巨頭Equinix(EQIX)和Digital Realty(DLR),市值分別為666.11億美元和402億美元,遠超其他幾支數據中心REITs市值——CyrusOne(89.7億美元)、CoreSite(56.8億美元)、QTS Realty(46.6億美元)、Keppel DC(34.9億美元)。
Equinix作為全球數據中心行業的領頭羊,在全球26個國家擁有211個數據中心。同時,為了在14個國家提高產能,還有32個建設項目仍在進行中。由于擴大了與Zoom視頻通信公司、TikTok公司和颶風電氣公司的客戶關系,Equinix的收入同比增長6%(比2019年第四季度增長2%),達到14.5億美元。而市值僅次于Equinix的Digital Realty第一季度收入為8.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比上一季度增長5%。
REITs的組織形式分契約型和公司型兩種。美國的數據中心REITs以公司型為主,即數據中心公司整體上市,投資者作為REITs公司股東委托管理層經營管理。REITs的管理層持有一定數量的股權(10%左右)來降低道德風險。新加坡數據中心REITs則以契約型REITs為主,即將單一物業項目置入SPV后上市。契約形式的REITs需要聘請外部管理人對信托資產進行管理,相比公司型的REITs又多了一層委托代理關系。
數據中心領域一般根據商業模式將項目分為整租(Wholesale),托管(Colocation)以及聯網(Interconnection)三類。數據中心REITs主要通過租金和增值服務取得的收入為股東分紅。從REITs的角度看,一般按照資產控制力的不同,還可以將項目類型進一步細化,進而使不同項目在REITs中的受益程度不同(多見于年報)。
2.3 投資并購
全球數字經濟背景下,政務、金融、教育、物流、交通等全領域上云,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撐,時代的需求交織喚起了云計算發展熱潮。在供需關系下,互聯網及云計算大客戶的擴展訴求進一步促使IDC公司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實現高速擴張。
Synergy Research數據顯示,2015-2020年數據中心并購交易量及交易額持續快速增長,五年間合計發生近400起并購。其中資產購買方中大量以REITs(房地產信托基金)形式在運作。
2.4 技術發展
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的技術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數據中心的技術發展歷程將會更加多樣化和豐富化,未來也將更加注重數據中心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同時,數據中心也將向更加智能化、邊緣化、可持續化的方向發展,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用戶需求。
2.5 政策監管
主管部門為工業與信息化部,負責整體監管與技術政策規劃。在IDC綜合專項工作組的統一指導下,加強統籌協調,強化部門協同、部省合作,構建各負其責、緊密配合、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各地工業和信息化、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國有資產監管、市場監管、能源、國防科技工業等主管部門及地方通信管理局要加強配合,形成合力。
自律協會為中國IDC企業俱樂部,會員企業主要是國內外民營數據中心、基礎電信運營商、大型企業用戶這三類,如太平洋電信、萬國數據、中金數據、上海數訊、KDDI、各地產業園區數據中心、各省及地市的電信 聯通 移動運營商等,百度、新浪、搜狐、樂視、阿里、360、盛大等在大型互聯網企業的運維和采購部門。
第三章 行業估值、定價機制和全球龍頭企業
3.1 財務及估值指標
IDC綜合行業估值方法可以選擇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凈率估值法、市現率、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現金流折現估值法、NAV凈資產價值估值法等。
3.2 價格驅動機制
新建數據中心
新建數據中心是指在傳統土地的基礎上,依照數據中心等級標準,建設IDC專用建筑物和附屬設施等,并成一個功能完善的綜合數據中心園區。
圖 數據中心新建成本費用
改建數據中心
改建數據中心是指將現有的不符合數據中心要求的建筑物全部或者部分改變為符合IDC綜合平臺要求數據中心的建筑物,我們通過一系列分析可以得出改建數據中心的項目成本:
長期運營成本分析
數據中心長期運營成本是在數據中心運行和維護期間發生的各類費用,可以進行如下的分類:
3.3 行業風險分析和風險管理
IDC綜合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
技術安全問題可謂如影隨形,數據破壞、數據丟失、賬戶或業務流量被劫持、不安全的接口和API、云服務的濫用、部署云服務前沒有對云計算進行足夠的審查、共享技術漏洞。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IDC企業往往在安全方面投入較少,人員成本更多傾向于業務層面,導致安全漏洞下他人有機可乘。
合規性風險
業務合規問題目前都應該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能評就是很重要一環。國家強監管措施已經來,或者在來的路上。大牌的IDC公司,或者用戶,沒有能評,很大幾率都會有政府批文要求業務整改,逾期不滿足,從限電到停電等多種限制性措施。
對于已有項目,能評不足的,除能評允許范圍之外,所有的投資,基本無法有效變現。同時在線業務整改,用戶口碑和營業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節能風險
PUE作為節能評審的最重要指標,讓一些低能效的IDC危機重重。對PUE不達標,北京已經出臺后續懲罰性電費規則。如果簽租電分離,IDC公司轉嫁風險給用戶,是比較直接的方式,但是也有一定的經營風險。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IDC綜合行業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我國IDC綜合行業企業較少,行業競爭較溫和;IDC綜合下游應用為制造業,需要很強的對接能力;相關企業規模較大,實力雄厚,對服務產品有較高的要求,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綜合來看,IDC綜合行業購買者的議價能力較為突出,由于數據中心屬高度需求側要求產品,故市場性影響較大,但是由于IDC綜合企業目前而言較少,且均集中于高新技術領域,并且互聯網產品的購買方多為大型企業或者政府政策扶持資金項目等,因此購買者的議價能力較為穩定。
新進入者的威脅
行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對下游企業的生產運營產生的影響較大,行業內產品進入市場有較高的壁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進入者,行業存在較少的新進入者威脅;
替代品的威脅
從替代品威脅來看,行業處于起步階段,且其下游需求應用具有特殊性,多數產品為定制性產品,行業外基本不存在替代產品。綜合而言替代品威脅較低。
同業競爭者的競爭程度
IDC綜合行業上游產品的競爭程度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由于數據中心屬高度需求側要求產品,故市場性影響較大,但是由于IDC綜合企業目前而言較少,且均集中于高新技術領域,并且互聯網產品的購買方多為大型企業或者政府政策扶持資金項目等,因此項目產出度較高,但是因為IDC項目本身具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在投資受眾群體上表現較為狹隘,主要是政策投資等。
3.5 中國企業重要參與者
南興股份:南興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96年5月,是中國木工機械行業的代表性企業。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著名商標、廣東省名牌產品企業;廣東省制造業500強企業;廣東省裝備制造業100強企業。公司股票于2015年5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登陸A股市場的家具裝備制造企業。股票名稱:南興股份,股票代碼:002757。
云賽智聯:是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是一家以云計算與大數據、行業解決方案及智能化產品為核心業務的專業化信息技術服務企業。
公司成立于1986年12月。1987年1月,公司作為首家試行股份制的國有企業向社會發行股票,是國內最早上市的“老八股”之一(A股代碼:600602)。1991年11月,公司又率先獲準向境外發行股票,成為中國B股第一家(B股代碼:900901)。2002年7月,入選上證180指數樣本股票。2005年12月,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
易事特集團(股票代碼:300376):始創于1989年,2014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曾是世界500強企業施耐德電氣控股子公司,現為廣東省屬國資恒健控股旗下上市企業、國企混合所有制典范,位列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及創新百強企業,是UPS電源龍頭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3.6 全球重要競爭者
香港大埔數據中心:NTT香港大埔數據中心是根據Uptime Institute Tier 3+ 標準設計的專業數據中心大樓,空間廣闊,樓高7層超過3,000個機柜 ,具備高能源效益,并擁有業內卓越的在中國香港、亞洲、國際以至各大云端供應商的互聯能力,尤其適合從事科技、網絡游戲、電子商務、網絡媒體、云計算及數據托管等行業的公司,幫助客戶更高速緊密地直達亞洲及全球市場。
Equinix 美國:在Equinix IBX 中心,Equinix接入了900 多家的網絡運營商和ISP,其中包括了全球最大的IP骨干網絡,其中網絡運營商客戶包括海外的AT&T、British Telecom、Deutsche Telekom、France Telecom、 KDDI、NTT、Singtel、Sprint 和 Verizon,也有來自中國的聯通、電信、移動三大運營商和藍汛、網宿等網絡應用服務商。企業和內容供應商客戶包括Adobe Software 、IBM 、Electronic Arts 、Facebook 、General Electric 、Google 、HP 、Sony、 Microsoft 和Yahoo! 。
Digital Realty:Digital Realty Trust, Inc.于2004年3月9日在馬里蘭州成立。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數據中心、托管和互聯解決方案提供商,面向從云信息技術服務、通信和社交網絡到金融服務、制造業、能源、醫療保健和消費品等多個行業垂直領域的客戶。公司是一家馬里蘭州的有限合伙企業,經營其擁有、收購、開發和運營數據中心業務的實體。公司以聯邦所得稅為目的經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
第四章 未來行業展望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互聯網數據中心將會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過去10年,全球數據量CAGR近50%, 過去5年仍保持26%的復合增速。同期數據流量亦保持高速增長。數據量增長驅動全球數據中心IDC需求維持在15%~20%, 中國數據中心需求年增長超30%。疫情加速全球數字化進程,流媒體、電商、視頻會議、遠程辦公等需求快速提升,且維持高位。此外,企業加速向云端遷移,2C和2B需求共同驅動數據中心需求增長。未來,在5G、AI、IoT等新技術&應用場 景帶動下,全球在線數據流量有望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驅動數據中心市場需求進一步超預期。
杰邦網絡-專業的IDC綜合服務提供商。 因為專注! 所以專業!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西太湖科技產業園6號樓E區2樓
CopyRight 2022 杰邦網絡 版權所有